讲述人:郑连凯,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首席出镜记者,第26\28届中国新闻奖获得者, 主任记者。2005年进入中央电视台, 2008年起,连续多年报道全国两会,先后担任总理记者会、人大、政协新闻发布会出镜记者、提问记者。曾多次获得全国人大新闻奖一等奖,出镜节目被中国传媒大学作为课堂教学材料。
《新闻联播》主题报道主力记者,首位直播连线记者,2015年除夕,曾在《新闻联播》直播连线,是首位直播连线记者。多次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海进博会、博鳌亚洲论坛、达沃斯、中非论坛、中国高铁系列节目”等重大事件报道。连续两届获得广电总局编辑记者岗位技能大赛十佳。先后荣获中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央电视台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主要作品:《大国工匠》\《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节目》\《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等。其中,大国工匠系列节目——《高铁研磨师》入选《大国工匠》系列丛书。
(图为疫情期间郑连凯在华中科技大学采访时的照片)
5月20日,bwin必赢刘明洋教授主持的“业界精英进课堂”网络课堂顺利开展。这一次,与大家进行分享的是中央电视此记者郑连凯。郑连凯自2月3日去往武汉,在那里坚守了100多天。疫情期间,他作为出镜记者发表了《一线抗疫群英谱》《战疫情·社区封闭管理 如何保供稳价》等电视作品。他提到,抗疫一线是记者践行“四力”的生动课堂,并从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个方面与同学们进行了分享。
脚力:走到疫情一线去
2020年2月3日,郑连凯到达了抗疫一线,与之前报道过的汶川、雅安地震不同,新冠肺炎病毒看不见摸不着,在最初对病毒知之甚少的情况下,郑连凯也曾感到害怕。但他说,作为央视的新闻记者,面对这种挑战和危险时他的脚步一定是向前的。
记者要有好脚力,第一步是要走到疫情前方,深入市县乡去。郑连凯提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记者们在正常的采访报道工作之外还有一项特殊的任务。根据中央指导组的指令,他们还需要深入市县乡对“四类人员”(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无法排除感染的发热患者)进行调查和排查。此外,记者走到哪,勇气和担当也要走到哪。郑连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曾采访过一位确证病例患者,在综合评判了双方身体素质和所做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为了不影响后续工作,郑连凯没有向组织报告此次采访经历。事后他回忆此次经历时谈到,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新闻记者,很多时候需要有勇气和坚持,否则的话可能刚到前方就会被隔离,对后续的工作开展是相当不利的。最后,走到一地,接触一人,通过这个人来建立一个信息网和信息链条。郑连凯提到,可以通过这个建立起来的信息网络和链条来搜集信息,并从中发现新闻线索,获取独家信息。
眼力:抓住触动人心的瞬间
记者要有好眼力。郑连凯讲到,要想讲好故事,就要捕捉一些触动人心的画面。郑连凯以他的作品为例,为同学们讲解了在采访中记者应该去观察什么,怎么样去观察,如何记录。第一个例子是关于抗疫群英谱中的医生江晓静,电视画面中我们看到江医生脸上的口罩勒痕。这个勒痕背后体现的是医护人员在疫情面前义无反顾向前冲的精神。第二个例子是关于一杆秤。郑连凯提到,如果仅仅在稿件里写“科学救治”,那么它就是一个口号。郑连凯抓住了医生用秤称量患者每天的进食量、进水量、排便量这一细节,从而使得“科学救治”这一口号落到实处。第三个,记录的是一位最初神智不清经救治后即将康复出院的患者,在采访时这位患者很自然地流露出一种发自内心的情绪,他讲我们国家集中这么多的力量去做这么一件事情,去做这件事情,一定能够成功,一定能够成功,这就是后来我们在新闻报道当中多次讲到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这种制度优势。通过一个具体的人,可以较鲜活地把这一点展现出来。
脑力:精于思考
记者要有好脑力。郑连凯认为,身处抗疫情一线,除了敢打敢拼,思考能力同样重要。郑连凯关注到社区封闭后如何保障居民生活供应这一议题。他谈到,作为主流媒体的央视,更多的是要了解问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而不是放大和扩大这个问题。因此他采取了内参的形式去反映问题并推动此事件的解决。郑连凯提到,在此次事件的解决过程中他真正感受到自己和普通老百姓站在了一起,一起为他们去争取利益,同时也为自己找到了一方舞台。
笔力:生动的采访和有意境的留白
记者要有好笔力。郑连凯提到,广播电视记者的笔力体现在更多的层面,比如电视的声画,生动的采访,甚至是有意境的留白。在疫情一线,考验记者笔力的情会更多。郑连凯笑道,在穿戴全副隔离用具之后,他“像背了一个二三十斤的大面带”,这给拍摄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此外,在电视新闻的呈现过程中要尽量少用、精练地用解说词。电视解说词实际上就是采访对象的语言,记者要思考的是无何用采访对象的语言来替代记者手中的笔。
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郑连凯进行了耐心的解答,并最后总结道,疫情期间感受到的真情大爱,家国情怀,在日常的报道当中是很难感受到的,每个镜头和故事的背后都是记者磨练自立的践行自立的生动的实践。